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 新乡辉县市胡桥街道一抹“党建红”绘就防溺水“安全底色”

新乡辉县市胡桥街道一抹“党建红”绘就防溺水“安全底色”

时间:2022-09-07 | 来源: 原创/投稿/转载

  “安全第一,生命无价,请时时牢记、日日防范,千万要远离危险水域。”“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在河塘水边钓鱼戏水。”……连日来,在河南新乡辉县市胡桥街道的村头巷尾、河岸塘边,总能看见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等一群红色身影来回巡逻,不间断喊话防范溺水,提醒青少年不要在河塘游玩戏水。这只是胡桥街道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胡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构建“家庭、学校、农村、社区、网格”五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党建+防溺水”工作模式,激活党员“红细胞”,用“党建红”守住防溺水安全底线,绘就预防溺水“保护色”,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坝”。

  胡桥街道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安全责任,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防溺水安全工作专班,谋划部署工作方案,紧盯安全目标,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工作台账,把保障每个学生家庭幸福和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位,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采取“党委领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方法,街道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下沉到各村(社区),以党支部为一线堡垒,把防溺水工作作为“亮党旗党徽”的重要阵地,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将职责要求落实到岗到人、抓实抓细,坚决防范溺水事故发生,将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胡桥街道坚持以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模式宣传防溺水知识,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各村党员和志愿者们头戴小红帽、身披红马甲、肩戴红袖章,深入各村(社区),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张贴海报56份、悬挂横幅60条、发放宣传页600余份、喇叭广播警示通知2000余次。通过微信群不定时向群众发送防溺水宣传教育常识和安全提示信息3000余条,把防溺水教育“五个一”“六不准”等知识传递到每个家长、每个中小学生,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理,让防溺水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胡桥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建立政务、警务、社务+多种社会管理职能的“3+N”网格化管理模式,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包片(社区)民警任副网格长,党员和志愿者任网格员,由机关干部和各村(社区)党员、网格员组建志愿服务队25支,形成以支部为引领,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为主体的防溺水安全网,全时段对辖区内河流、水塘、沟渠、鱼塘等重点水域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特别是加强在午后、傍晚等溺水事故易发时段的密集巡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重点水域游泳戏水、洗涤和垂钓,切实做到重点区域有人巡、重点地段有人管、重点时期有人防,降低溺水风险,形成了防溺水安全工作合力。目前已进行巡逻巡查1500余次,劝离危险水域附近抖音直播52人次、垂钓156人次、戏水洗涤88人次,确保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全街道17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125名党员干部、83名网格员组成的防溺水红色网格,在19个危险水域设立防溺水安全警示牌36块,配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应急救援工具27套,消除安全隐患漏洞,防止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胡桥街道将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紧盯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不放松,夯实防溺水安全基石,防患于未然,进一步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图片由辉县市网信办授权使用)

本文标题:新乡辉县市胡桥街道一抹“党建红”绘就防溺水“安全底色”版权说明
1、《新乡辉县市胡桥街道一抹“党建红”绘就防溺水“安全底色”》一文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