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源源不断为农田浇灌
9月3日,在德兴市张村乡店前村纵横交错的沟渠里,流淌着从水电站蓄水渠抽上来的河水,及时浇灌着数百亩晚稻。而水电站机房却落满了灰尘,发电设施已近两个月处于关闭状态。
今年夏季,德兴市遭受严重的干旱。一边是渴得冒烟的农作物,一边是蓄水发电的水电站。可喜的是,干旱面前,水电站的多名业主深明大义,蓄满水却不发电,而是为周边农田灌溉备足水源,宁愿自己遭受损失,也要全力保障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和粮食丰收。
6月23日以来,德兴市降水明显偏少,气温异常偏高。截至目前,该市累计降雨84.5毫米,仅为常年雨量的11%,比去年同期偏少670.9毫米。监测显示,该市2座中型水库蓄水量仅为同期蓄水量的52.2%;11座小(一)型水库蓄水量为同期蓄水量的57%;99座小(二)型水库蓄水量占正常蓄水量的27%,另有29座小(二)型水库接近死水位,大部分山塘干涸。旱情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602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0万元。
9月3日,在张村乡公路两旁,记者见到的却是另一番令人欣喜的景象:瓜果蔬菜基地里,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连片的水稻长势很好,进入抽穗期。
张村乡干部介绍,该乡境内两条河流和9座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抽水已很困难。但境内河流分布3座装机总容量达1120千瓦的小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的上游还有一定的水源。
“大旱面前,水电站业主主动关闭发电设施。他们甘愿受损失,把有限的水资源用来抗旱。”德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徐金忠说,该市共有中小水电站59座,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此次旱情,47座具备供水和灌溉功能的水电站全部停止发电,蓄水备足水源用于农田灌溉。
“虽然每天损失千元以上,但与农田灌溉相比,这一点损失不算什么。”潜泽水电站的业主谭金水告诉记者,该电站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400千瓦,正常情况下,每月发电收益可达4万元。
洎水河花桥镇段分布4座水电站。7月中旬以来,水电站业主主动关掉发电设施,把有限的水资源蓄起来,让沿河村抽水灌溉。
在茅桥水电站,记者看到,用于发电的引水渠盛满了清水,几台抽水泵正满负荷抽水,浇灌干渴的稻田。
“如果发电的话,上游的水资源很快就会枯竭。”花桥镇水务站站长吴春雄介绍,这座小水电站如果按一天8小时蓄水发电计算,一个月可轻松获得2万元的收入。
在花桥镇黄柏洋水电站发电区,三台卧式发电机组布满了蜘蛛网。6月20日,该水电站经历了一场大洪水,发电机组被洪水浸泡8小时,损失严重。洪水退去后,厂家派了技术员进行清理检修,前前后后花了1个月时间,总算让水电站重新具备了发电功能。然而,接踵而至的罕见旱灾,让业主孙冬祥犯了难。最终,孙冬祥还是决定停止发电,保障沿线和下游居民农田用水。
“电站关停以后,既保障了生态流量的正常泄放,也保证了部分居民的生活用水。”吴春雄说,正因为水电站业主深明大义,将水蓄起来用于灌溉,该镇每天有60多台水泵临时放在电站的蓄水渠里抽水,使该镇3000亩农田得到及时灌溉。
与此同时,德兴市利用河道拦水坝进行引水灌溉,在河道内修筑临时草土石坝进行引水灌溉。对于不具备蓄水灌溉条件的,当地采用水泵抽取地表水进行灌溉,部分地区还通过打井取水灌溉。
徐金忠介绍,截至目前,德兴共投入2.9万余人参与抗旱、资金1400余万元,抗旱设施机电井224眼、泵站747处,无偿借用机动抗旱设备2948套,免费提供运水车辆81辆(次),帮助广大农户抗旱保丰收。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