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新品荟“醉”美大泽山
大泽山下秋韵浓,淄阳湖畔葡萄香。9月6日-7日,在第36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举办之际,山东首届葡萄大赛暨现代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落户中国葡萄之乡平度市大泽山镇,同期举行了青岛市葡萄新品种观摩评价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
来自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有关领导、技术骨干以及教育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葡萄产业从业者等共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节赛盛会,共商葡萄产业发展大计,欢庆农民丰收节。
此次山东首届葡萄大赛旨在打造优质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拓展销售渠道,示范带动全省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会议邀请了全国葡萄产业体系有关专家对全省16个地市的200多个参赛样品进行评选打分,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金奖10个、优质奖30个,最佳组织奖10个,在葡萄节开幕式上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颁奖。
正值“白露”时节,大泽山的葡萄园里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浓郁的果香沁人心脾,处处洋溢着喜人的丰收景象。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与会代表观摩了青岛市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规范化建设成效以及基地在葡萄新品种引育、良种良法配套、产后处理技术等研究与推广情况。“近几年,我们基地在青岛市农技中心指导下,先后从意大利VCR公司、欧洲、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北京林科院林果所、昌黎果树所等国内外葡萄科研机构引进试验示范葡萄新品种60多个,通过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等方式已培育出新品系20余个,其中已通过国家新品种认定2个,全园栽培品种已达200多个。”青岛葡萄大观园负责人昌文军为参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基地在葡萄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情况。
青岛葡萄总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是葡萄产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加快青岛葡萄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青岛市农技中心特别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对近几年全市引育成功的21个葡萄新品种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综合品质优良、表现突出、适宜在全市推广种植的10个葡萄新品种,并进行发布推广,为促进全市葡萄良种更新换代和都市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注入新动力。
发挥行业会议平台作用,开展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及技术培训,邀请省葡萄研究院李勃院长、省农技中心高文胜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杜远鹏教授等专家学者,就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途径、葡萄优质品种选育利用、高效栽培技术等作专题报告,共同交流高质量发展阶段葡萄产业存在的短板、问题及应对措施,助力加快构建葡萄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技术体系。
近年来,青岛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全面提升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大力推广葡萄设施栽培和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建成江北规模最大的避雨栽培葡萄生产基地;强化葡萄优新品种选育力度,近3年引进葡萄新品种60多个,培育出新品系20余个,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6个,葡萄新品种苗木在全国推广;强化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实现鲜食葡萄反季节销售和周年供应;加大对葡萄酿造业、农旅业扶持力度,积极培育葡萄主题节庆活动,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创新融合,提升地域葡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让葡萄成为农民的“致富果”。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已形成平度、莱西两大葡萄生产优势区,培育出“大泽山葡萄”等知名产品品牌4个、“大好河山”等企业品牌13个,优势产区生产的优质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实现全市葡萄生产面积 11万亩、年产量18.3万吨、年产值17.7亿元,小葡萄“串”起了乡村振兴的甜蜜致富链。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