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 绿城地铁“五线齐发”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绿城地铁“五线齐发”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时间:2022-10-10 | 来源: 原创/投稿/转载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动脉,让市民的出行更加高效和便捷。2016年6月28日,南宁地铁1号线东段开通试运营,南宁由此迈入“地铁时代”,同年12月28日,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我市实现了“一线牵东西,全城若比邻”的美好梦想。

  从“地铁时代”到“地铁换乘时代”,再跨入“地铁线年来,南宁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让市民的出行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新变革。截至目前,南宁市已开通运营5条地铁线座(含线座)。

  对南宁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客运中心副主任刘绍潇来说,即使过去了6年时间,南宁地铁1号线东段开通试运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一天,我有幸见证了南宁开启‘地铁时代’,作为南宁地铁1号线运营筹备的参与者,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和自豪。”刘绍潇说。

  当得知南宁地铁1号线开始运营筹备时,广西人刘绍潇毅然放弃了广州地铁的工作,加入南宁地铁1号线运营筹备队伍。刘绍潇清楚地记得,在前期筹备阶段,她和同事需要提前进驻到车站里开展工作。“当时的百花岭站和佛子岭站外部就像一个大工地,我们进出站都很不方便,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反而干劲十足,期盼着地铁早日开通。”刘绍潇说。

  2016年6月28日,当地铁1号线列车呼啸而来,属于南宁人的“地铁时代”由此开启。那天,南宁全城沸腾!“当时我就在南湖站,虽然前期我们已经预测到6月28日会有大客流,但当从监控设备里看到车站出入口外聚集着众多等候进站体验地铁的市民时,内心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刘绍潇回忆道。

  2016年12月28日,南宁首条地铁——地铁1号线公里的地下轨道交通让邕城东西两端1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近年来,伴随着南宁地铁1号线号线相继开通,南宁轨道交通线号线开通试运营,实现“十字合龙、双线齐发”,南宁进入“换乘时代”;2019年6月,地铁3号线开通试运营,标志着南宁轨道交通升级为三线号线号线东延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南宁地铁实现“四线齐发、八方通达”的新格局;2021年12月,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形成了“跨江连城、贯穿城市东西南北”的线网新格局。

  市民陈女士家住大学路,在金湖广场附近上班。她坦言,乘坐地铁上下班方便快捷,既不用担心堵车,也不怕日晒雨淋,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特别是地铁5号线开通后,换乘就更方便了,周末外出逛街聚会,地铁是她的出行首选。

  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南宁地铁线月,南宁地铁线万人次/公里,在全国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排名中上。其中,客流最大车站为朝阳广场站,4月30日创下单日进站8.72万人次进站量。国庆假期,南宁地铁线日线网客运强度排名全国第四。

  南宁地铁5号线等级设计与建设,运用全自动运行系统、BIM技术、智慧车站、智能运维等新技术,创新建立“运维一体化叠加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给市民带来高品质地铁出行服务。

  南宁地铁5号线的广西大学站、小鸡村站是试点建设的智慧车站。记者在广西大学站看到,站内配备有智能问询机器人、智能客服中心、出入口智能显示屏、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南宁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5号线管理部区域副站长王丹婷介绍,智慧车站系统将实时统计分析车站客流情况,自动调整照明、空调等系统,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无人值守的智能客服中心为地铁乘客提供服务,点击电子显示屏页面,乘客可以自助完成票务处理、票卡查询、乘车查询、出站口指引、乘客须知查询等。

  从业4年来,王丹婷感受变化最大的是市民搭乘地铁的支付方式,从最初的单程票、市民卡、一卡通等实体票发展到如今的二维码、全态识别系统过闸方式,市民的出行体验不断升级。地铁车站还设置了青年文明号便民雨伞架、爱心药箱、育婴室等,努力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今年8月5日,南宁地铁执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南宁地铁2、3、4号线行车间隔进一步压缩,此次列车运行图调整是南宁地铁自开通以来第16次运力提升。对此,南宁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车辆中心客车队司机苏英高坦言:“地铁列车行车间隔不断压缩,司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6年来,南宁地铁线网持续扩张,运行速度大幅提升,运营服务更加智慧,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为促进南宁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本文标题:绿城地铁“五线齐发”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版权说明
1、《绿城地铁“五线齐发”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一文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