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向“专”而行“精”益求精
央广网长春10月13日消息(记者郭东隅 实习生杨宇航)近年来, 随着双碳 目标的持续推进,汽车行业节能环保需求日益迫切,汽车朝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已成趋势。如何节省燃油、提高载重量,提升耐久性及减少维护成本的问题,这对车用材料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
走进长春三友制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三友智造),智能化生产车间内忙碌有序,新型材料制作的汽车配件陈列其中,复合材料事业部部长潘东野说,以这款重卡气瓶保护罩为例,新材料的运用可使产品降重40%-50%。
“我们主要的汽车轻量化产品-聚双环戊二烯产品,原材料来源于日本进口。目前我们和吉林大学共同进行了科技成果攻关,实现突破‘卡脖子’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技术完全国产化。”
三友智造自2013年成立以来,主要生产、研发聚双环戊二烯新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产品,以汽车轻量化材料产品为主要方向,向轨道交通、军民融合等领域扩展。同时公司还可以为工业厂房提供净化环保技术,为工业环境治理烟尘、脱硫脱硝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原来的老厂是一个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随着汽车产业的需求变化,尤其是新能源市场对汽车轻量化材料的需求,我们选定了聚双环戊二烯这种新型材料。”起初,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变化的国际价格牵制着生产成本。“后来我们与院校共同科技攻关,逐步把核心技术、核心的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我们已经和吉林化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底即可实现年产2万-5万吨的产业化规模。”潘东野说。
人才是攻克技术壁垒的关键。目前,公司共有员工50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30人,企业还与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发力新材料的开发。2021年,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从产学研的这个层面上来讲,政府积极推动我们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推进产学研合作,使我们的技术始终保持领先性,同时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潘东野说,新型材料完全量产后,不仅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还能向国内其他主机厂提供材料支持,并实现出口,助力汽车产业“轻装上阵”。“我们会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去推广这个材料,做大上下游产业链。”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