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 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是如何认定的?

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是如何认定的?

时间:2022-10-20 | 来源: 原创/投稿/转载

  国家对于全国农村的土地一直都在不断地完善管理和进行调整,为了保证农民的权益,国家开展了土地确权工作,给每个农民******了土地和宅基地以确保农民的本身权益。伴随着不动产登记政策的实施,土地和宅基地也成为了农村农民所拥有的固定资产。那么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是如何认定的?

  2.以户籍信息为准。如果所在地没有规定是如何认定一户一宅的,按照村民的户籍信息来进行确定,也就是以公安机关户籍登记信息为基础确定;

  3.会议表决认定。最后,如果户籍信息也不能确定的,可以按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及村民大会表决讨论通过来进行认定。

  地方对“户”的认定有规定的,按地方规定办理。地方未作规定的,可按以下原则认定:“户”原则上应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信息为基础,同时应当符合当地申请宅基地建房的条件。根据户籍登记信息无法认定的,可参考当地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中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户情况,结合村民自治方式予以认定。

  为了不让宅基地资源闲置和浪费,国家早在90年代就出台了宅基地的相关管理政策,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在严格实施,特别对于“一户一宅”落实。“一户一宅”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在出卖、出租后,不得再行申请宅基地。

  对村民“一户”认定,原则是根据公安部门管理的户籍来认定。如果在户口本上登记的是一家人,那么该户口本所登记的家庭就是一户。

  在农村,未经同意,私自建立住宅的,这样一般需要拆除旧房,未批先建的,由农户选择保留一处房屋,其余房屋全部拆除。而且拆迁一律不给补偿,如果是合法的,可以通过律师来维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题: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是如何认定的?版权说明
1、《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是如何认定的?》一文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