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 七一视评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七一视评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时间:2023-06-27 | 来源: 原创/投稿/转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两个“给予”,对民营企业来说如春风化雨。6月19日,重庆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面临大好机遇、拥有广阔前景,必将大有可为、必定大有作为。风口当前,只待扶摇直上。作为重庆经济“生力军”的民营经济,只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一定能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能。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民营经济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家是重庆的宝贵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发动机。从2022年的333.4万户市场主体,到2027年增加至430万户市场主体,意味着未来5年重庆要新增100万户市场主体。然而,随着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存在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因此,民营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内在创新创业优势,全面迈进高技术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

  调整产业结构,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新作用。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有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截至2022年底,重庆民营科技型企业达42820家,较上年增长16.3%,占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的99.6%,但是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到300家,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上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民营经济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民营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加强自身的技术储备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拓展科技合作,推动企业更好地发挥自主创新的作用。

  转换增长动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新力量。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需要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推进实施各类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在重庆这片热土,曾诞生过卢作孚等闻名于世的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也涌现出诸如尹明善、左宗申、涂建华等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撑起的重庆“摩帮”曾风靡一时。可是,如今活跃在全国的重庆民营企业家数量不够多,名气也不够大。因此,民营经济需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了解其规划、需求、进展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参与相关投资和建设,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提高技术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对企业的需求,将渝商精神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机遇千载难逢,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重庆民营经济就一定能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标题:七一视评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版权说明
1、《七一视评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一文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