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爆裂!女子疼到尖叫又是因为它寒潮来袭很多上海人都在用
近日,32岁的刘女士(化名)晚上睡觉前把冲满开水的热水袋放入被窝中。就在她钻进被窝把热水袋放到腿上时,热水袋毫无征兆地爆裂了!滚烫的开水全部喷洒到腿上,疼得她大声尖叫。
刘女士随即在家人陪同下赶到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发现,刘女士的两条大腿内侧可见成片红肿,起了数个大大小小的水泡,部分表皮还有剥脱,周围皮肤有渗液,为双大腿浅二度到深二度烧伤。
医生立即给予创面清创消毒,烧伤膏外敷创面保护,预防感染等治疗。由于烧伤面积较大,刘女士住院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刘女士创面修复良好,已回家康复。
普通热水袋因为经济实惠、使用方便,是不少居民冬日居家取暖的选择之一。普通热水袋虽然不会像充电热水袋一样,因使用不当发生漏电、短路、爆炸等风险,但也会因橡胶老化发生漏水、爆裂等情况。刘女士的那只热水袋就是因为使用年限较长,发生了老化,突然爆裂。据了解,一周内北仑区人民医院已收治了2例因热水袋爆裂烫伤的患者。
除了要使用质量合格的热水袋、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热水袋以外,更应该注意防止低温烫伤。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陈俊帆主任医师介绍,当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物体,很有可能造成“低温烫伤”,随着温度的升高,损伤也相应加重。
低温烫伤创面疼痛感,没有高温烫伤敏感。但也正因为温度不高,伤口很难察觉,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较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者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据了解,例如热水袋、插电式电暖器、“暖宝宝”、取暖灯等取暖设备,以及过热的电子设备、“充电宝”等,通过直接接触或是照射方式都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 在充分冲洗后,可以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如果衣物粘住皮肉,不能强行剥去,可用剪刀剪开;
■ 如果烫伤的部位依旧十分疼痛,可将烫伤的部位持续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及以上,以缓解疼痛;
,“烫伤烧伤有可能造成疤痕增生,影响美观。严重烧伤如果恢复不理想,后续有感染,创面发生腐烂、坏死,就可能要做植皮手术。”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