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搓峦韭俞这样理解正确吗?
时值岁末,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通过总结今年、分析形势、部署任务,为2024年云南经济工作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我们知道,今天的云南,已经来到了跨越的关口,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是政策迭加的机遇期、也是后发赶超的奋斗期,而这其中,经济转型升级是牵头管总的。过不了这一关,我省高质量发展就要落后于全国,后发赶超也就无从谈起。
那就是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守底线是前提,稳支撑是基础,增动力是关键,上台阶是目标。
守底线,具体来说就是要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底线、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用底线思维,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稳支撑稳的是什么呢?首先要稳投资,持续在挖潜、扩域、提效上下功夫,因为稳住投资,就是稳住经济。其次要稳能源电力,统筹好发电、存煤、蓄水及电力负荷管理,稳住能源电力保供。最后要稳的就是房地产,房地产在我省经济中的份量不言自明,要想办法去盘活存量,更要积极地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我们再来说说增动力。增动力就是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省委书记已经为我们划好了5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毋庸置疑,就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我们要集中创新资源和力量,瞄准重点领域攻坚,把它当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堡垒来攻。
第二是要深化实化国资国企改革。国企不发力,云南经济转型升级就难有作为。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不仅要有量变,更要实现质的突破。
第五个增动力重点是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举全力抓好中老铁路运营和沿线综合开发,使之成为撬动云南高水平开放的杠杆。
说了这么多,上不了台阶,经济转型升级还是纸上谈兵。首先,产业发展要再上台阶,高原特色农业要做强做优、工业要闯出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文旅产业要高质量转型升级、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培植发展。其次,城乡居民收入要再上台阶。经济发展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好,那么居民收入则是检验经济转型升级成果的重要标尺。人民生活得好不好,民生保障也是关键,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民生保障要再上台阶。
当然,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越要有势如破竹的决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