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发朋友圈拒绝周末加班被解雇?!法院判决来了
此前,重庆的刘女士周末在家休息却突然接到了公司电话,让她去加班。刘女士心生不满,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周六周日我休息,不用给我打电话”。而正是因为这条朋友圈,刘女士被公司解聘了。这是怎么回事?
刘女士是重庆一家教育培训公司的员工,一个周五的晚上,刘女士突然接到公司领导电话,要求她马上对接客户,而刘女士认为她之前已经和客户谈好,没必要再占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来对接工作。
刘女士 :当时我一下子有一点情绪不稳,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各位领导,我周六周日休息不上班,有什么事情,到时候留言就可以了。”
发了这条朋友圈之后,刘女士就接到了公司领导的电话,和她说下周一不用来了。 两天之后,刘女士接到公司通知,因为她在朋友圈发布的言论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影响团队氛围,损害公司形象,对公司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要解除和刘女士之间的劳动合同。
刘女士和公司沟通后,要求按照劳动合同进行赔偿,但公司认为错在刘女士,因此拒绝了她的要求。在经过当地劳动仲裁调解无果后,刘女士将公司告到了法院,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案件,民三庭副庭长林宝珍表示,用人单位行使解除权,这是一种非常严厉的处罚手段。
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行使单方解除权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依据的规章制度必须合法制定,而且经过民主程序告知或者进行了公示,组织劳动者进行学习。
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女士的行为虽然欠妥当,但无法看出对公司造成严重影响,并未达到消极怠工、玩忽职守、不服从管理和工作安排的程度。 林宝珍表示:
本案中刘某的行为不仅不利于解决矛盾,反而有可能引发新的纠纷,这种做法不提倡。从刘某朋友圈的内容来看,她这个行为其实并没有达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程度。
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法院最终判决由被告公司支付原告刘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四万九千余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因公司未履行支付义务,刘女士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表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追求企业的用工管理权以及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之间如何平衡,对现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